院长信箱

×

信箱地址:
caiwch@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书记信箱

×

信箱地址:
yanghw@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副教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正文

张明皓


职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生年月:1994年7月

办公地点:齐云楼1434            联系邮箱:zhangminghao@lzu.edu.cn

 

一、工作简况

张明皓,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三农”问题研究,聚焦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和共同富裕等研究议题。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10余项,在《中国行政管理》《农业经济问题》《经济学家》《社会主义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文章30余篇,部分文章获《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担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等期刊外审专家,《农村金融研究》《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青年编委,出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环保督察驱动地方环境治理变迁研究》、参编《人类减贫的中国理路》《中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2018—2019)》《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社会蓝皮书: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著作,参与撰写的政策建议获《人民日报(内参)》、省市政府采用。


二、主讲课程

1.本科生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2.研究生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3.研究生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4.研究生课程:《形势与政策》


三、科研项目

1.主持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规模性返贫风险协同治理研究》

2.主持2023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农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路径研究》

3.主持2021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推动陕西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体系构建研究》

4.主持2022年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研究》

5.主持2023年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推进兰州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研究》

6.参与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转型研究》

7.参与2021年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8.参与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变迁研究》

9.参与2016年民政部项目《农村留守流动儿童、 留守老人保障服务研究》

10.参与2016年全国工商联项目《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效果评估》


四、学术成果

(一)代表性论文

1.张明皓、赵子雯,《新质生产力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5年3月

2.张明皓、陈怡思,《乡村文化何以强: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逻辑与进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4年7月

3.张明皓,《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强国建设:战略内涵、实践布局和政策体系》,《农村经济》(CSSCI),2024年7月

4.张明皓,《走自己的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路径选择》,《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4年1月

5.张明皓、陈怡思,《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建设的运作机理、实践悖论与路径优化》,《天津行政学院学报》(中文核心,CSSCI扩展),2023年12月

6.张明皓、叶敬忠,《迈向共同富裕的县城城镇化:逻辑理路、实践样态与发展路径》,《农村经济》(CSSCI),2023年7月

7.张明皓、叶敬忠,《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农业经济问题》(CSSCI),2023年2月

8.张明皓、叶敬忠,《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农村经济》(CSSCI),2023年1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9.张明皓,《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理念基础、结构审视与行动路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中文核心),2022年10月

10.张明皓,《环保督察驱动地方政府组织调适的作用机理与实践逻辑》,《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22年5月

11.张明皓,《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耦合及协同推进路径》,《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2年1月

12.张明皓、叶敬忠,《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构建和政策体系研究》,《经济学家》(CSSCI),2021年10月

13.张明皓、豆书龙,《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机制构建、内在张力与优化向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1年1月

14.张明皓,《2020年后中国贫困治理的价值导向、机制转型与路径创新》,《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20年11月

15.张明皓,《环保督察背景下基层政府的环境治理逻辑》,《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4月

16.张明皓、豆书龙,《2020年后中国贫困性质的变化与贫困治理转型》,《改革》(CSSCI),2020年7月

17.张明皓、叶敬忠,《权威分化、行政吸纳与基层政府环境治理实践研究》,《北京社会科学》(CSSCI),2020年4月

18.张明皓、汪淳玉,《土地的家计过程与贫困户的生存弹性》,《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4月

19.张明皓,《新时代“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年10月

20.张明皓,《新时代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逻辑理路与推进路径》,《社会主义研究》(CSSCI),2019年6月

21.张明皓、叶敬忠,《游戏商品化中的留守儿童》,《探索与争鸣》(CSSCI),2019年4月

22.张明皓、豆书龙,《深度贫困的再生产逻辑及综合性治理》,《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18(04):44-50.

23.张明皓、豆书龙,《农业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衔接机制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12月

24.张明皓,《留守儿童的日常焦虑与自我认同》,《北京社会科学》(CSSCI),2017年3月

25.张明皓、万文凯,《“共生式积累”:乡村内生资本积累形态研究》,《现代经济探讨》(CSSCI),2017年3月

26.张明皓、简小鹰,《土地精英的阶层化与村庄政治》,《北京社会科学》(CSSCI),2016年9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7.叶敬忠、张明皓,《恰亚诺夫主义视角的农政问题与农政变迁》,《开放时代》(CSSCI),2021年6月

28.叶敬忠、张明皓,《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理论转向、实践探索与路径构建》,《农业经济问题》(CSSCI),2020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29.叶敬忠、张明皓,《发展理念的变迁与新发展理念的形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1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30.叶敬忠、张明皓,《“小农户”与“小农”之辩——基于“小农户”的生产力振兴和“小农”的生产关系振兴》,《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年1月

31.叶敬忠、张明皓、豆书龙,《乡村振兴的多元理论视角》,《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19年11期

32.叶敬忠、张明皓、豆书龙,《乡村振兴:谁在谈,谈什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8年6月,《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3.豆书龙、张明皓,《工商企业土地托管的实践困境及其治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2年4月

34.豆书龙、张明皓,《中国特色土地托管实践的多元理论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21年8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5.豆书龙、张明皓,《供销部门土地托管何以遭遇困境?》,《中国农村经济》(CSSCI),2021年1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6.叶敬忠、豆书龙、张明皓,《精准脱贫与社会建设的有机衔接: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年10月

37.叶敬忠、豆书龙、张明皓,《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如何有机衔接?》,《中国农村经济》(CSSCI),2018年11月,《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二)代表性著作

1.《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环保督察驱动地方环境治理变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25,独著

2.《中国乡村振兴学术报告(2019—2020)》,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参编

3.《中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2018—2019)》,社科文献出版社,2019年,参编

4.《202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科文献出版社,2020年,参编

5.《人类减贫的中国理路》,社科文献出版社,2021,参编

6.《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及老年人社会支持政策研究》,人民出版社,2018,参编

(三)报刊类文章

1.《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甘肃日报》,2023年11月

2.《游戏工业如何捕获留守儿童》,《中国青年报》,2018年12月

3.《游戏将把留守儿童带往何方》,《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

4.《捍卫童年》,《中国青年报》,2019年1月


五、工作兼职

1.《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审专家

2.《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审专家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审专家

4.《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外审专家

5.《农村金融研究》青年编委

6.《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

7.《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