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做好2021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通知。
一、基本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对推免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推荐。在充分考核学生学业、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实践经历等方面的考察,确保推荐免试生的选拔质量。
二、组织领导
依据学校相关要求,成立由学院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院领导、党委纪检委员、教学及学工人员组成的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负责全院推免生推荐工作。
组长:张新平 蔡文成
组员:宋 涛 蒙 慧(院党委纪检委员) 杨宏伟
夏 淼 宫长瑞 姜英华 杨荣国
秘书:苌宇慧 刘翠柏 张 欢 白学佼
三、名额分配
推荐名额以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届毕业生人数为准,确定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普通名额6名、升学奖励名额1人、国家重点领域专业名额(马克思主义理论)2人、 优秀导师计划2名,共计11人。“创新人才推免”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计划、“推免辅导员”计划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专项名额依据学校相关要求推荐。
四、推荐要求
(一)思想品德考核合格,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和不良学风记录。
(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的2021届本科毕业生(不含提前毕业的学生)。推荐时,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依据。普通班综合测评排名前35%的学生具有普通推免名额、升学奖励名额、国家重点领域专业名额的推荐资格;普通班综合测评排名前50%的学生具有“优秀导师”计划的推荐资格。所有推免名额均按照“综合测评入围,总成绩确定排名”的方式进行推荐。其中总成绩由学业成绩与综合评价得分加权组成,学业成绩占70%,综合评价得分占30%。依据总成绩排序从高到低确定拟推免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报送教务处。
(三)综合评价得分为百分制,学生提交个人推免书面申请,并按照综合评价指标提供相关材料。由学院成立审核评议小组,学生汇报个人情况,审核评议小组对学生情况进行打分。综合评价指标分为综合素质(30%)、科研成果(10%)、竞赛获奖(10%)、科研训练情况(25%)、专业兴趣(10%)、外语水平(5%)、志愿服务经历(8%)、国际组织实习(2%)等,组成综合评价得分,以30%的比例计入总成绩。
(四)全国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成绩需达到425分及以上(不包含第一语言非汉语的少数民族学生、高水平运动员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必修课不得有挂科记录。
(五)获得校级及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称号,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六)获得各类学科竞赛、综合竞赛省级一等奖及以上奖励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七)为推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国际交流和校际交流项目的学生优先推荐。
五、推荐程序和时间安排
(一)推荐工作自9月25日开始,于10月4日17:00结束。
(二)学生须于9月28日12:00前将个人申报材料交至学院办公室(榆中校区17号办公楼439),教务处不接受学生个人报送的材料。学院需于9月29日17:00前将“创新人才推免专项”申请学生相关材料报送教务处,参加“创新人才推免专项”面试的学生须本人在9月30日16:00前将答辩用PPT发送至jxk@lzu.edu.cn,答辩当天核准个人信息。学校将于10月2日组织申请“创新人才推免专项”的学生进行答辩。面试按学生所在专业所属学科分为文科、理工农科、医学三个小组进行,面试顺序由教务处随机确定并在面试前通知学生。具体时间地点将在教务处网页适时公布。
(三)教育部建立了“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 http://yz.chsi.com.cn/tm),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
(四)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须于10月8日前登录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及时查询相关信息和操作说明,并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进行注册、报名、复试、预录取及网上支付等工作。未在该系统进行备案的推荐名单无效。
六、程序监督
学院按照总成绩排名最终确定2021年推免资格名单,并于2020年10月4日将最终确定的推免生名单上报教务处。同时公布于学院网页,在全校范围内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全面听取师生反映,接受监督。具有(拟)推荐资格的学生放弃推荐资格时,需提供书面承诺书,学院严格按照公示的排名顺序,依次递补。
联系电话:0931—8912463 5292463
监督电话:0931—8914227
七、其他
本工作通知解释权归马克思主义学院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9月25日